2021总结:回望-期待

  2020年的最后一天,还在河大。冬日的天空晴朗深邃,树影稀落。

20201231

  很多时候,照片更能记录一时的心态和感受,尽管只是他人眼中的寻常景色,却一下子能把我拉回那个时空。刚考完,卸下一身疲惫,在校园里走一走,也顺便去贡院收拾自己的东西。那天的漫游,更多的目的可能在于,再多感受一下在河大的冬天,毕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。

湖畔长桥应该建好了吧

  料想此时此刻,铁塔湖也还是随风敛起层层皱纹,礼堂前还是往来如流,听说因为疫情,今年很多人要提前放假了。怀念西门的驴肉汤了。初来的那年夏天,就是被蜜雪冰城的加冰柠檬水和驴肉汤俘获肠胃。
  如今身在西南,回望一年的经历,不胜感叹。

一、考完了

  心中也有底了,感觉差不多,结果出来也正是差不多。回想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,成绩一直就是“差不多”的水平。小学初中在村里上的,一个年级两个班,总共几十个人,每次期末考试,不管怎样,都能摸一张奖状回家,算个交代,名次却从不肯靠前,估摸着是十名左右,几乎不曾入过前五哈哈哈。初三时候,也经常在十名前后徘徊,擦个边进了县高中。高中时候也不怎么样,高一没分班前虽然很努力,但是英语数学一直拖后腿,还记得第一次月考英语六十多分,但总分排了班上十几名,班上快一百人了,也还是跟这个名次过不去。物理化学也真不行,凑合着选了文科,没想到刚好混个重点班。当然,我刚去重点班也是吊车尾的那种,后来就常年居中,“差不多”,不上不下。记忆犹新的是高一高二每年的 4 月 1 号愚人节,都出了月考成绩,两次都是全班倒数第一(年级一百左右吧)。高三那年万幸,3 月底没有月考,4 月 1 号留了张脸,姑且当做巧合、玩笑吧。最后高考成绩也“差不多”,没有超常发挥,也没有十分拉胯,就很彰显我的水平。从小到大,我不是最优秀的那一撮,但却可能是走的最远的那一撮。

  那一年,王立群教授出镜给学校做招生宣传片,看得心中澎湃,原版视频我至今还保存着。报考没报郑大,去了河大,我很清楚,我的分数报郑大很稳当,如果放在河大前面就去不了河大了(一志愿东北师大,二志愿河大),结果也不出所料,比郑大的分数线高了几分。不想去郑州,有一部分原因是那时候对太噪杂的城市没有好感。
  在人生的每个关键阶段,我对自我的认知把握总是比较准确,选择也经过自己慎重的考量,对那些决定也从来没有后悔过什么,父母家人也尊重我的意见。考研也是一样。
  河大的四年,难忘的四年。学业不求优异,差不多就行。各种评优评先自然也与我联系不大。我想做的就只有一个:让这四年终身难忘。我也做到了。不由嘲笑自己,似乎背离了当年的初心。“夫惟不有,是以不去”,追求的,贪恋的,难忘的,在离开时都会成为累赘。想说的说不出,只有拍照可以让我清晰记得自己曾经有过那样的生活。

预校校门下

  行走在世界边缘,从不奢求,从不失去,从不拥有。这就是曾经我所追求的理想状态,直到来了河大,千年铁塔,明清遗存,贡院城墙,百年礼堂……“嵩岳苍苍,河水泱泱,中原文化悠且长”,校歌催拂,何人不留恋于兹?

贡院执事楼前,我们的小办公室,我备考的地方

二、最后一学期

  毕业论文没啥说的,差不多。上岸了,给大学结下的几场友谊,各自约了一场饭,我请客,很开心。要走了,给一些朋友和同学拍毕业照,免费的,管饭就行。当我看着他们的毕业照,也似乎在看我自己。我能留下的不多,能带走的也很少,除了四年潮涌不绝的记忆和很多的照片。

小礼堂印着河大校风,没有单独的小礼堂照片了,用拍的毕业照代替一下

  拿起相机的意义,就如同拿起笔。拍新闻就像写新闻稿,拍日常和旅行就像写日记和游记,搞小创作就是写诗歌散文。拍的大部分什么也不是,一如高中加入文学社那几年写的大部分什么也不是。
  没有轰轰烈烈的、撕心裂肺的告别,太过隆重和煽情,是我们几个内心骄矜人难以做到的。幸运的是,告别没有遗憾,想做的基本都做了,想见到的基本都见到了,告诉大家,我要走了。

三、去成都

  无缝衔接,这边事情一毕就直接去了成都,一个人确定下实习单位,找好住的地方。没有什么是完美的,尽管有些小波折,最终结果还可以接受,房子和实习都没有大的问题,甚至还有一些意外收获。期间学会做饭,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不算美味,但吃的很开心,也从来不会浪费。
  在高途工作的两个多月,走了成都很多地方,见过了这个城市的各色风景,但是却麻木的举不起相机了,只能偶尔因地图上的地名,或者坐 8 号线路过的几个站点,在记忆里回想起那些暴雨和烈日,爽籁的清晨,乏味的阴雨和灯流不息的夜色。还有幸亲身体会了在政策变化下,一个行业的起伏,时代大潮里,巨䑽亦将崩解,每个人都是尘埃。
  人事也如此般“无聊”。住在一环路南三段,邻着玉林社区,生活设施齐备,一环路还上有平价服装店,巷子里有小诊所、理发店、馆子、菜摊、肉摊,卖菜的老板每次还会多送几棵小葱。不过馆子都比较重口,吃不习惯。还是觉得南站那边的馆子合口,只是我八月底再去的时候,想吃的那家兰州拉面馆却因事关门了,连续几日都关门,没吃到。平常有闲暇,还可以去附近数码城看一看摸一摸各类数码产品,或者去天府新区的新华文轩,随意翻看想看的书。这些呢,大部分都是骑着小蓝车去的,特别远才坐地铁,高峰期的地铁真的不想坐。乘着工作的便利,走了成都很多地方,温江、金牛、武侯、锦江、高新等,好几个区都跑过了。一起实习的大学生也很多,认识了不少新朋友,在不同的人身上,看到不同的人生背景,这就是增长阅历吧。
  充实的暑假,很磨蹭地过去了,虽然身心疲惫,还是赶着去了都江堰青城山,因为担心开学后就很难会有时间了,国庆是不会出去的,假期,就意味着人潮汹涌,食宿涨价,体验糟糕。尽管如此,九月初的青城山依然没让我满意。

山川云间生,蝼蚁道里行

孤心随烟雨,终与世浮沉

  在山上看到的一块匾让我有所感悟:“道不外求”。
  一身尘疴而来,仍旧一身尘疴而去。

四、做一个研究生

  尽量做好吧,目前为止,远远不够努力,要读的书很多,要积累很多,大部分都已经铺垫好,想要一直专注的学却很困难。我想这次争取做得更好一点。
  学习和工作也能基本平衡。遇到很优秀的老师,优秀的同学,一学期下来受益匪浅,也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。做了班长,管过一百来人,现在管十个人轻轻松松。本科和实习让我成长许多许多,更会组织活动,更会融洽人际关系,更看得清事情逻辑,成长也就是如此这般,这般如此。宣传部的工作,就像是以前在招办和校报时候的工作结合,但是不用操心大事安排了,值班时候做好老师分配的任务,好好跟拍新闻就行,基本上大同小异。这些工作,就不过是接续了在河大时候的那些工作,工作量却小了很多,正好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学业上。总之,就是“差不多”“刚刚好”,入学以来仿佛一直都还是顺其自然的状态,有时稍做努力,然后自然而然,都会好起来。

银杏林下

  月初时候,又把自己的博客搞了起来,就是现在这个。因为想到之前求实习投简历时候,如果我早点开始做网站,坚持下去,就可以给 hr 展示一个更全面的,更真实丰富的我。简历相对平淡无奇,作为一个文科生,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,总不可能把论文给 hr 过目,或者看我拍的莫名其妙照片吧。研究生阶段,我会坚持把博客做下去,就当作自己的积淀,也给自己写东西、拍照片增添一些动力。公众号三年前试着做过,很麻烦,很无趣,随后不久就注销了,然后新改动出台,新注册公众号没有了留言功能,更让我觉得没意思。平台审查,广告植入,奇怪的推送机制,对于我自己来说,看不到做下去的意义。反而做网站,可以让我学会更多,对于自己网站的每一个元素,都可以自由掌控,想整什么样的页面也随我喜欢,不会的技术就去学,相信自己总会学会的。

五、2022,有什么期待?

  一年半前,疫情压力迫使我仓促又尴尬的卸下学习之外的负担,只能努力让自己在学业上有所寸进,最后幸运地翻过了时代的浪头,站到了又一片陆地上。
  展望未来,心潮澎湃;看向未来,心如死灰。再看四周,怦然心动;回顾来路,猝然心悸。
  “差不多”主义者没有太多期待,苟活于世,有些妄想、幻想、梦想,有机会则图之,无则算罢。
  保持良善,好好学习,好好工作,好好锻炼,好好拍照,好好吃饭,好好睡觉。
  昨天,收到了新买的镜头,还是一只饼干头,准备把用了一两年的两只手动头卖掉,完全转回到自动对焦。本来考虑攒钱买覆盖焦段更广的变焦,但是最终没有忍住。买自动饼干也是给自己拿起相机出门拍照,尽可能减轻负担。何老师给的 D3s,只用来干活,拿着久经磨砺的大单反,可以让他人觉得专业,让服务对象放心。自己的生活拍照,只需要尽可能的轻松、舒适,记录心情,捕捉决定性瞬间。如果怼人拍,也可以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动作没有那么怪异浮夸。这就是我用 25mm 快两年的感受。原厂 50mm 镜头在 8 月份就出了,除了拍人会用到,大部分时候都是闲置吃灰。平常很少拍人像,学习和工作已经够麻烦了,摄影作为爱好,不应该也让人感到厌倦。

视线之外

  2022,鼓励自己多看书、多吃饭、经常去游泳。少熬夜、少折腾、少言语。希望看到更多好电影,听到更多会感动的音乐。因为疫情,两年没有进过电影院。至今也没去现场听过演唱会。我对很多事情喜欢的热情,会很快消退,一直在变,一直在寻找下一个,人生如此,走马灯一般,阅尽繁华也不错。也希望谈一场可以走到尽头的恋爱,看缘分。还希望有机会去一次长沙,去桀哥的游戏房,已经把耀西粉丝牌戴上了!说到游戏,感谢🙇‍Epic,明年要给显卡留预算了。


四年前念叨的一句《卧虎藏龙》台词,现在又想念叨一遍:“我没有得道的喜悦,相反地,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。”

✈ 最后更新: 2022-07-25
  • 版权声明: 本文为原创内容,本博客版权声明文章谢绝私自转载!
  • Copyrights © 2020-2024 w _ k
  • 访问人数: | 浏览次数:

请我喝杯咖啡吧~

支付宝
微信